12招居家防跌倒妙招,教你打造安心的居家環境根據美國的統計,跌倒是65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,在家庭里做出12個改變,可以有效預防: 1. 合適的照明 老年人的視力漸漸退化,對于光線的調節能力不如當年。所以,在年長者的活動范圍內保持明亮的光線,是預防跌倒的第一步。但是光線不能過于刺眼,也要避免來自光亮地板及家具的反光,否則容易造成干擾,增加老人的視覺障礙。 2. 凈空的動線 銀發族環境布置的基本原則就是空間規劃越簡單越好,針對平常的動線范圍清空所有障礙物,包括門檻、堆放的雜物、家具、電線,因為老人家的動作沒那么靈活,再加上視力不好,很容易被障礙物絆倒。 3. 明顯的標示 當障礙物無法清除時,就加上明顯的標示,顏色比文字容易辨別,建議在障礙物(例如門檻、階梯)貼上顏色鮮艷或強烈對比的膠帶(或涂油漆),有助于提醒。 4. 防滑的地板 在起居室的地板全面鋪上粗糙面的塑膠地磚,浴室地板也使用抓地力好、無拋光的材質。若是不想改裝地面,建議在長輩的路徑動線上貼上止滑條,特別是容易跌倒的地方,例如浴室、樓梯、下床處。黏貼的間隔為較腳掌長度小一點,例如腳的大小為30厘米,則每隔25厘米貼一條。 5. 穩固的扶手 走道、樓梯及洗手間,均應設有扶手,若跌倒時老人及時抓住扶手,可以減緩跌落時的沖力,避免嚴重的傷害。 6. 貼心的浴室 浴室是最容易濕滑的地點,也是預防老人跌倒的重點,止滑的地面及必要的扶手是基本的要求。最好不要讓老人使用浴缸,因為浴缸的高度約45厘米,進入時必須單腳抬得很高,很容易跌倒。若老人特別想用,就一定要在旁邊加裝穩固的扶手,并在浴缸內外做好止滑的裝置。此外,在淋浴間及洗手臺擺放不積水又防滑的椅子,方便長輩站累了坐下來休息。 7. 合適的家具 太低、太軟的椅子(例如沙潑)并不適合老年人,因為起立、坐下對老人而言是比較困難的動作,最好有扶手的設計。為了減輕跌倒時的傷害,可以在家具的尖銳處加上防撞條或泡綿。 8. 友善的樓體 研究統計,70%以上的跌倒發生在家中,而其中約10%是在樓梯間,尤其是下樓梯時。物理治療師建議階梯的踏面應寬闊到可容納80~90%的足面,約25~30厘米;考量老年人下肢肌力不足,上樓梯時沒有足夠的力氣抬高大腿,階梯的高度應不超過15厘米;另外,兩側扶手距離不超過1米,讓老年人可以輕松抓穩。 9. 合身的衣著 太長或太寬的衣服褲子、鞋子老舊或磨損嚴重、鞋子的防滑能力太差,都可能造成老人跌倒的風險。為家中長輩選購一雙合腳且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子,就像為他的每一個步伐都加了保險。 10. 適宜的室溫
11. 安全的用藥 有些藥物可能會引起頭昏眼花的副作用,而增加跌倒的風險,例如降血壓藥、鎮靜劑、安眠藥、肌肉放松劑、利尿劑、感冒藥、抗組織胺……等。無法避免服用這些藥物時,應提醒長輩在服藥后多休息,并放慢腳步。 12. 增強腿力的運動 美國運動醫學會在1998年的聲明中指出,平衡訓練、阻力運動、走路以及重心轉移的綜合性運動,有助于降低跌倒的風險。很多復健科醫生的研究也證實,練習太極拳可以有效預防老人摔倒及減少摔倒后的并發癥。
文章分類:
新聞列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