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家醫療服務參考項目(試行)一、診療服務類 (一)健康評估 常規評估、認知功能評估、腦卒中評估、心血管風險評估、心肺功能評估、肌力評估、跌倒風險評估、營養評估、心理評估、疼痛評估。 (二)體格檢查 一般查體、常規B超、心電圖、血糖測定。 (三)藥物治療 開具常見病的用藥處方、調整慢性病的用藥處方。 (四)診療操作 包括拆線、換藥(?。┑?,具體項目由各?。▍^、市)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。 二、醫療護理類 (一)基礎護理 清潔與舒適護理、皮膚護理、生命體征監測、物理降溫、氧氣吸入、霧化吸入、吸痰、氣管切開護理、管飼、更換胃管、皮下注射(需要皮試的針劑除外)、肌肉注射(需要皮試的針劑除外)、外周靜脈留置針維護、血糖監測、靜脈采血、標本采集、更換尿管、膀胱沖洗、灌腸、肛管排氣、直腸給藥、引流管護理 (二)專項護理 腹膜透析護理、傷口護理、造口護理 (三)康復護理 協助選擇、使用輔助器具指導、翻身訓練指導、坐起訓練指導、站立訓練指導、行走訓練指導、平衡訓練指導、肢體訓練指導、呼吸功能訓練指導、吞咽功能訓練指導、失禁功能訓練指導、認知訓練指導、言語訓練指導。 (四)心理護理 心理評估、心理支持、心理溝通和疏導。
三、康復治療類 (一)康復評定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、肌力和肌張力評定、關節活動度評定、徒手平衡功能評定、協調功能評定、步態分析與步行功能評定、感知認知評定、感覺功能評定、構音障礙評定、吞咽功能障礙評定、失語癥評定、脊髓損傷評定、心肺功能評定。 (二)康復治療 1.運動療法 神經發育療法、運動再學習療法、強制性運動療法、運動想象療法、平衡與協調功能訓練、關節松動訓練、關節活動度訓練、步行訓練、肌力與耐力訓練、牽伸技術訓練、有氧運動訓練、呼吸訓練、輪椅操作訓練。 2.作業療法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;感知、認知功能訓練、手功能訓練。 3.物理因子治療 低頻電療法、中頻電療法、超聲波療法、冷療法、溫熱療法、紫外線療法。 4.言語療法 失語癥訓練、構音障礙訓練、吞咽功能障礙訓練。 (三)康復指導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指導、康復輔助器具(輪椅、助行器、拐杖、手杖等)使用指導、康復知識宣教。
四、藥學服務類 (一)用藥評估 評估患者疾病、用藥種類和服藥情況;評估患者藥物/食物過敏情況;用藥后血壓、血糖、肝腎功能指標異常情況是否與用藥有關;用藥后有無皮炎、水腫和心悸等不適情況;使用多種藥物對疾病和身體的影響;停藥或減量后,不良反應是否消失或減輕;使用/調整藥物后的有效性。 (二)用藥指導 1.指導患者合理、正確用藥,告知藥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; 2.指導藥品正確儲存方法和藥品效期管理; 3.指導患有多種疾病、使用多種藥品的患者,合理使用藥物; 4.定期監測血壓、血糖、肝腎功能等指標,如有異常及時就醫; 5.指導監測多重用藥、長期用藥對身體健康的影響。
五、安寧療護類 (一)癥狀控制 疼痛、咳嗽、咳痰、惡心、嘔吐、便血、腹脹、水腫、發熱、厭食/惡病質、口干、睡眠/覺醒障礙(失眠)、譫妄。 (二)舒適照護 居家環境管理、床單位管理、口腔護理、飲食與營養護理、管道護理、皮膚及會陰護理、協助沐浴和床上擦浴、床上洗頭、排尿異常的護理、排便異常的護理、體位護理、輪椅與平車使用、遺體護理。 (三)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 心理社會評估、醫患溝通、幫助患者應對情緒反應、患者和家屬心理疏導、死亡教育、患者轉介安排與指導、喪葬準備與指導、哀傷輔導。
六中醫服務類 (一)中醫辨證論治 體質辨識、開具中藥處方、調整中藥處方。 (二)中醫技術 刮痧、拔罐(包括留罐、閃罐、走罐、藥罐)、艾灸、針刺技術、經穴推拿、穴位貼敷、中藥外敷技術、中藥熏蒸技術、中藥泡洗技術、耳穴貼壓技術、中藥灌腸。 (三)健康指導 中藥給藥指導;中醫情志指導;中醫飲食指導;運動指導,包括太極拳、八段錦、五禽戲等。
文章分類:
新聞列表
|